近日,工信部規劃司發布《中國制造2025》1+X規劃體系,“1”是指《中國制造2025》,“X”是指11個配套文件,包括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業強基、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創新等5大工程實施指南,發展服務型制造和裝備制造業質量品牌2個專項行動指南,以及新材料、信息產業、醫藥工業和制造業人才4個發展規劃指南。
本文由上海宏東泵業制造有限公司轉載發布。上海宏東泵業專業生產耐干磨管道離心泵,不銹鋼磁力泵,氣動隔膜泵,氟塑料泵等;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
“減法”
去低端過剩產能 提基礎核心技術
長期以來,我國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大而不強”的局面一直困擾著行業的快速發展。自主創新能力差、缺乏核心技術、傳統低端產品產能相對過剩、裝備主機“空殼化”、關鍵零部件和核心技術對外依賴程度高等問題,一直制約著我國能源裝備的發展。
比如,新能源汽車雖然在我國發展迅速,但是在汽車的零部件方面,高端零部件產能明顯不足,控制器的核心功率模塊從芯片到封裝全靠進口,數字信號處理器、膜式電容、專有電路與芯片等幾乎98%依賴從歐美和日韓等國進口。
資料顯示,僅2014年我國進口功率電子芯片和模塊的錢就多達2800億美元。
在石油石化裝備上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目前我國的石油石化裝備雖國產化率不斷提升,但其中高精尖部分依然要依賴進口。不少裝備的國產化率高達90%,但其中缺失的10%通常都是其中最核心最賺錢的部分。
《中國制造2025》明確指出,加強宏觀調控和行業規范,提升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實現存量產能優化。著力解決影響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產品性能和穩定性的關鍵共性技術,利用產學研聯合的方式,對重大工程和重點裝備的關鍵技術和產品進行重點突破。
“加法”
借助“互聯網+” 實現智能制造
2月17日,在國新辦2016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對智能制造工程的成效做了總結,在開展的226個智能制造的綜合標準化試驗驗證和新模式應用項目中,遴選了109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經過初步摸底,這些示范項目生產效率平均提高了30%以上,運營成本降低了20%以上。
早在上個世紀,發達國家就實現了工業化,而我國到2020年才將基本實現工業化,相差近八十年。德國已經提出了工業4.0這一概念,而我國不少企業還處于工業2.0的水平,亟需加速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與此同時,我國是世界上制造業和互聯網應用最大的一個國家。
基于這樣的國情,將制造業和互聯網進行“加法”,實現智能制造,正是《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方向。
《中國制造2025》強調,以重點制造領域關鍵環節為基礎,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依托優勢企業,建設重點領域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實現關鍵工序智能化、生產過程智能優化控制。
“乘法”
建設創新中心 突破共性技術
現階段,我國制造業面臨創新能力不強、創新成果產業化不暢等問題,“政產學研用”的協同缺乏載體。雖然各地成立很多產業聯盟,但這種行業協會性質的組織對真實研發的推動作用有限。
《中國制造2025》指出,制造業創新中心就是載體。以重點行業轉型和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創新發展的重大共性需求為出發點,建設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對行業基礎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成果產業化等進行研究。這些中心通過平臺進行開放式研發,實現研發資源共享、技術成果共享、商業利益共享。
應該說,制造業創新中心就是“各類創新主體的合資實驗室”,它解決的不是單個企業有能力去解決的關鍵技術,而是主要面向行業的共性技術突破。以汽車行業為例,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就是一項共性技術,其突破能夠帶動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除法”
降低能耗 實現能源制造綠色化
能源行業本身是一個高耗能、高排放的產業,因此也屢屢成為國家構建綠色工業體系各類規劃中重點約束和率先試點的行業。目前,很多發達國家從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經濟利益的雙重目標出發,排斥我國的相關產品。因此,我國能源裝備要實現優勢技術出口,實現綠色制造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制造2025》中,“綠色制造”不但被列為9個戰略任務和重點之一,同時也被列為具體實施的5大重點工程之一。其中在2020年和2025年制造業主要指標中,綠色發展也被列為重點考核的四大方面之一。
《中國制造2025》指出,以加大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工藝和裝備的研發力度為手段,繼續推進電力設備等優勢領域技術水平的同時,加大綠色產品研發應用,推廣輕量化、低功耗等技術工藝,建設綠色數據中心和綠色基地,大力促進新能源、高端裝備綠色低碳發展。提高綠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開展企業分布式綠色智能微電網建設,控制和削減化石能源消費量。大力發展再制造產業,實現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推廣產品認定。
同時,《中國制造2025》還提出要積極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強化綠色監管,健全節能環保法規、標準體系,加強節能環保監察。